专业荣誉

◎艾瑞深校友会网4星级专业(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省级教学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队伍

优势特色

1.AI赋能多学科交叉融合,契合国家战略需求。本专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响应《中国制造2025》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通过深度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强化AI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应用。依托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学习、机器视觉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结合移动机器人综合实训、智能目标识别技术等实践环节,系统培养学生运用AI算法解决机器人设计、智能控制及系统集成问题的能力。通过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实训,学生全面掌握智能机器人开发全流程,形成“AI+机器人工程”的创新能力。

据工信部统计,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其中AI与机器人交叉领域需求占比超30%,凸显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与战略价值。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子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实践

机器人综合实训实验室

工业互联网实训实验室

2.教赛创融合,提升就业竞争力。本专业依托开放实验室,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全员化、制度化。通过AI创新实践、算法优化竞赛及跨学科团队协作,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共计170项,竞赛获奖率居全校前列。

本专业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

◎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

◎湖北省大学生“高德信息杯”智能产线数字孪生运行调试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

学生参加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CAIM工程创客赛道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子(汪惠琳、黎韩超、朱韩鑫、钟易臻、朱旭喆)荣获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子制作的仿生蝴蝶、焊接组装简易机械臂作品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子参与专业学科竞赛(节选)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子竞赛获奖(节选)

3.产学研协同育人,对接产业前沿。本专业与优质企业深度合作,落实产教融合理念。开展实践性项目和科研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掌握前沿技能,培养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现专业能力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本专业毕业生在智能制造领域平均薪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

学院领导老师赴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调研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子赴东软集团学习交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卓越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机器人工程专业所需的机器人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智能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核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深度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学生将具备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设计与应用、机器人系统集成与调试、技术开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具备追踪行业前沿技术、开展工程创新及跨学科协作的能力。

学生毕业5年左右,将成为机器人与先进制造领域的骨干力量,从事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具备工程伦理意识、社会责任感与终身学习能力,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机器人操作系统

就业方向

本专业在2024年被评为“绿牌”专业(需求增长型专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旨在匹配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因其专业门槛高、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的就业优势也较为明显。

学生毕业后主要集中于智能制造企业、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及高端装备研发机构,担任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设计与开发工程师、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调试工程师、机器人技术创新研发工程师及工程项目运营管理经理等核心岗位。


联系我们

英国正版365官网计算机与自动化学院
学院电话:027-88147380 88143102
传真:027-8814711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3号
邮编:430065

学院微信公众号

学院2025级专升本
咨询群

学院2025级本科
咨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