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汪佳琪 楮冠华 摄影:董星航)盛夏七月,热浪翻腾。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7月2日至5日,英国正版365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一行25人,无畏酷暑,奔赴湖北省秭归县,开展以“青春踏热浪,赋能新乡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四天时间里,师生们的足迹遍及田间地头、企业集团、历史场馆,在37℃的炙烤下,躬身实践,感受乡村脉搏,探索发展路径,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穿心店村支部书记李刚与实践团队一行合影 董星航摄影
7月2日上午,实践团队从学校出发奔赴秭归。抵达首日,烈日当空,实践团师生马不停蹄地来到实践首站——秭归县穿心店村。热浪蒸腾中,他们立刻投入调研,深入走访村巷民户,与村民面对面亲切交流,了解村情村貌以及当地农户的日常生活。随后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参观了村内的蜜桃种植林,直观感受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前期调研,团队一行在村委会与村主要干部进行了热烈深入的座谈,座谈会聚焦短视频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流量为村集体经济赋能。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结合专业知识积极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思想的火花在炎热的会议室里碰撞。
李刚书记介绍穿心店村发展情况 董星航摄影
李刚书记与实践团队座谈 董星航摄影
实践团队观看穿心店村发展记录片 董星航摄影
7月3日,高温持续,但师生们的实践热情更高。上午,实践团冒着酷暑前往石柱村,实地参观圣天庄园,与年轻的庄园负责人杜朝霞进行了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了该庄园作为乡村特色民宿的发展模式与经营状况,并听取了这位回乡创业青年的心路历程和石柱村茶产业的整体发展概况。当日下午,师生们参观了九畹溪丝绵茶厂,得到了优秀农民企业家龚万祥的热情接待。龚总分享了他在重重困难中努力维持茶厂运营,只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感人故事。尤其令人动容的是,他带领师生顶着烈日参观育种园,介绍了他不惜远赴多地乡镇考察,移栽、优选品种,他不畏权威坚持实践专研,最终成功培育出适应本地的新品种。学生们一边认真聆听记录,一边被这位老企业家敢为人先、矢志助农的赤诚之心和执着精神深深震撼与感染。
实践团队师生正与圣天庄园负责人杜朝霞进行深入交流 董星航摄影
九畹溪丝绵茶厂老板龚万祥正在介绍古茶树移植情况 董星航摄影
7月4日,暑气正盛,行程紧凑。当日上午,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归州夏明翰生平事迹馆。馆内虽感闷热,但大家肃立其间,神情庄重,凝视珍贵史料。即使汗水浸湿了衣衫,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在诵读夏明翰的激昂家书与革命诗词时愈发热血翻涌。全体师生在烈士精神的感染下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下午,实践团驱车前往屈姑集团产业园区。在这里,师生们全面了解了这家作为秭归县标杆企业的辉煌成长史。自2005年创立以来,屈姑集团深耕柑橘产业,坚持贯彻了柑橘的“全身都是宝”和“吃干榨尽”发展理念。不仅结合当地地理条件,科学培育四季鲜橙品种,而且不断延长产业链,从鲜果销售到精深加工,将橙皮制成蜜饯、提取精油,将橙肉用于酿酒、制饼等,提升橙子附加值。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海外。屈姑集团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县乡企业如何依托特色资源,攻坚克难,实现做大做强的生动典范。师生们亲身感受到了这份“从秭归走向世界”的产业实力与创新精神。
实践团队缅怀夏明翰仪式 董星航摄影
实践团队参观夏明翰纪念馆 董星航摄影
结束屈姑参观后,顶着持续的高温,实践团紧接着赶往三峡移民博物馆。场馆内师生们全神贯注,跟随讲解,系统了解了三峡移民工程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移民们感人至深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以及搬迁后移民安置区的发展成就。这份厚重的家国情怀以及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引发了大家更深沉的思索。带着四天实地调研获取的宝贵资料、与各界人士深入交流的深刻认知,以及在热浪中被汗水浸润却愈加坚定的信念,英国正版365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圆满结束了此次意义非凡的秭归实践行,踏上归程。
实践团队参观三峡移民博物馆 董星航摄影
此次秭归之行,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和社会课堂,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的关键一步。在持续高温的严峻考验下,全体师生展现出不畏艰苦、求知若渴、实干担当的优良风貌。四天的行走、观察、思考,使师生们在灼热的大地上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及产业振兴对于一方水土的重要性。在与农民企业家、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等各方的交流中,汲取了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宝贵精神力量。
秭归的热浪,淬炼了意志,也点燃了理想。虽值炎炎夏日,但同学们在烈日下专注调研、在闷热中踊跃发言、汗流浃背仍坚持学习的样子,正是青春最动人的注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英国正版365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将以此次秭归之行为契机,以更坚定的脚步,投身于广袤的乡村热土,将在酷暑中淬炼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服务乡村、建设国家的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