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怡雪
【人物简介】张暄,中共预备党员,学校应用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2级学生,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学院记者团副团长,曾获专业一等奖学金,获评校级三好学生两次,以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斩获“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专科组二等奖、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计划赛道三等奖、“正大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专科组省赛二等奖。
记者:恭喜学姐获得国家奖学金,请你分享一下获奖后的感受?
张暄:获得国家奖学金是我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得知获奖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非常感谢一路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和家人,因为荣誉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勋章,是集体托举的力量。成长的路上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得到这份荣誉。
记者:学姐学习勤勉,成绩也十分优秀,专业成绩名列第一。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张暄:我的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两个:体系化学习+主动输出。每门课前,我会先通过预习来梳理章节逻辑,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再填充知识要点,避免碎片化记忆,然后通过复述知识点、写课堂笔记、参与讨论、给同学讲题来巩固理解,这样就完成了“输入倒逼输出”。
在时间安排方面,我会将“时间细化”,用“任务清单+奖励式学习”的方法管理学习节奏。我会在学习前把手机锁进书包里,避免它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让我分心。同时在完成一个目标后,我会给自己相应奖励,这也增加了我学习的乐趣。
在环境选择方面,我会根据情况选择学习场所。当我一个人学习不需要讨论时,我会选择去图书馆,那里的环境能感染我,增强学习自律性;如果需要讨论,我会选择去咖啡厅,那里的氛围比较放松,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图为张暄部分学习笔记
记者:注意到学姐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英语口语实训》等专业课成绩都接近满分,请问学姐有何独家秘笈呢?
张暄: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关注最新发生的国家大事和国际时事,我会经常利用哔哩哔哩等平台的资源来学习,例如小Lin说、巫师财经等UP主的视频资料,在听他们分析国际经济事件的同时,写下自己对该事件的分析。
图为张暄的日常学习记录
记者:在专业课程之外,学姐还参加了许多学科竞赛,斩获了国家级奖项两项。请问你在参加学科竞赛中有什么备赛心得呢?
张暄:我认为学科竞赛成绩的60%,在备赛的阶段就已经决定。我曾经因为忽略评分细则痛失分数,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先吃透比赛规则,然后按照评分标准对计划书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分析历年获奖作品,总结他们的创新点和薄弱项,然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和优化。
图为张暄所获部分荣誉证书
我觉得,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最重要的特质首先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愿意学,善于学,且学完之后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技能。第二个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中有人写文章比较好、有人擅长数据分析,需要充分发挥大家的特长进行合作,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图为张暄参加“外研社杯”
记者:学姐在比赛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张暄:“正大杯”总决赛前几天,我发现报告里两个数据有错漏,然后和团队成员连夜重新对稿、改稿,重新记忆修改后的报告。因此,比赛当天还挺紧张,我们顶着压力完成了汇报,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这次“化险为夷”的经历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图为张暄参加“正大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专科组国赛合影
记者:学姐爱好旅游、阅读,这两个爱好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正向作用呢?
张暄:对我来说,旅游和阅读作用是统一的,就是丰富阅历。阅读对我而言,可以把他人的分享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认知的不断拓展。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我喜欢旅程中体会人生百态。去年秋天我去了婺源,白墙黑瓦的村落里,竹匾晒满辣椒、玉米,民宿老板教我用竹竿翻晒稻谷,金黄的颗粒在阳光下蹦跳,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原来“晒秋”不只是风景,更是生活的热闹。
图为张暄参加团体合唱
记者:即将毕业的你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张暄: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专升本考试,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浙江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国际贸易行业领域发展。
记者:请用一个词来描述总结你的大学生涯?
张暄:破壁!我希望,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努力做一个不断向上的“破壁者”。一方面是打破对自我的设限,国家奖学金可以是目标,但不是终点,要不断拼搏奋斗迈向更辽阔的战场;另一方面是打破内卷思维,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给自己实践探索、娱乐放松的空间,让大学生活充实、丰富和多彩。
图为张暄生活照